姜森颢,男,汉族,1981年10月生,辽宁鞍山人,博士,副研究员。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教师;南京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通讯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希望大道南路2号盐城师范学院新长校区湿地学院
邮编:224007
Email: longdance@sina.com; jiangsh@yctu.edu.cn
一、教育经历
2008-09至2011-06,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博士;
2004-09至2007-06,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硕士;
2000-09至2004-06,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水产养殖专业,本科。
二、工作经历
2020-01至今,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滩涂生物与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2013-01至2019-12,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滩涂生物与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7-12至2019-12,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副总;2016-11至2016-12,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岛渔业有限公司,海珍品养殖技术交流与新品种引进);
2011-07至2012-12,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工程师;
2007-07至2008-08,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兼职)。
三、社会任职
中国水产专家库入库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盐城水产科学研究院智库专家,世界水产养殖学会(WAS)会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学会会员。
四、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
2022年度盐城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0年度江苏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201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
2016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2014年度江苏省“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
2015年度盐城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
2014-2015年度盐城师范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五、开设课程
《湿地动物学》《湖沼学》《水产增养殖》等。
六、主要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生态学与海珍品健康养殖技术。
七、科研成果
1、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滩涂海水池塘黑棘鲷-刺参立体养殖模式的构建与研究(31440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结题,主持;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滩涂海水池塘刺参“北参南养”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GA690259),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已结题,主持;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南移刺参规模化苗种繁育与生态、安全池塘养殖技术(BY2019126),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已结题,主持;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基于南移刺参的海涂池塘全生产周期综合养殖关键技术研发[CX(18)3027],江苏省财政厅,在研,参与(2/10);
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南移刺参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D2017-10),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已结题,技术负责人(1/6);
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产学研合作)-前瞻性研究项目:刺参“北参南养”高效生态池塘养殖技术研发(BY2015058-05),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已结题,主持;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滩涂海水池塘多营养级碳汇养殖模式构建与碳收支研究(22KJA240002),江苏省教育厅,在研,主持;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苏北滩涂海水池塘黑棘鲷-刺参立体混养模式的研究(14KJD240002),江苏省教育厅,已结题,主持;
盐城渔业高质量发展课题:基于四鳃鲈鱼的海水池塘高效、绿色综合养殖模式研究(YCSCYJ2021022),盐城水产科学研究院,在研,主持;
盐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盐城滩涂海水池塘刺参养殖关键技术研究(YK2013028),盐城市科学技术局,已结题,主持;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离岸岛屿刺参高效、健康增养殖技术体系构建与产业化示范(2011B11NC004),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已结题,参与(2/10);
企业横向课题:基于菊黄东方鲀的海水池塘多营养级碳汇养殖技术研发(2022320907000025),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研,主持;
企业横向课题:海水池塘智能化绿色综合种养技术(2020320907000156),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结题,主持;
企业横向课题:海水池塘全生产周期高效绿色养殖技术与综合效益评价方法(2019320907000068),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结题,主持;
企业横向课题:南移刺参规模化苗种繁育与生态、安全池塘养殖技术(2018320008002685),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结题,主持;
企业横向课题:海辰滩涂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研究(2016HC01YTU),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结题,主持;
企业横向课题:海辰响水滩涂池塘刺参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研究(2014HC01YTU),江苏海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结题,主持。
2、发表论文
Senhao Jiang*, Xinyu Tong, Yuhao Jiang, Linxin Wu, Li Li, Ruiting Ma, Jipeng Xue, Congbing Jiang.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mmercial sea cucumbers, Apostichopus japonicus and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under the same culture condition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22, 102(12): 5452-5459.
Yingyu Tang, Yuetian Li, Xiaohan Zha, Daizhen Zhang, Boping Tang, Qiuning Liu*, Senhao Jiang*, Lishang Dai*. A complement factor I (CFI) gene mediates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Genomics, 2021, 113(1): 1257-1264.
Senhao Jiang, Boping Tang, Yichao Ren*, Baoming Ge, Xinyu Tong. Annu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ophyll a in Typical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Culture Ponds. Turkish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2020, 20(3): 235-240.
Qiuning Liu, Xinyue Chai, Jie Tu, Zhaozhe Xin, Chaofeng Li, Senhao Jiang*, Chunlin Zhou, Boping Tang**. An 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ANT) gene from Apostichopus japonicus;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in 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 (LPS) challenge and thermal stress.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6, 49: 16-23.
Senhao Jiang, Shuanglin Dong*, Qinfeng Gao, Yichao Ren, Fang Wang. Effects of water depth and substrate color on the growth and body color of the red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5, 33(3): 616-623.
Senhao Jiang, Shuanglin Dong*, Qinfeng Gao, Fang Wang, Xiangli Tian. Comparative study on nutrient composition and growth of green and red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 1867), under the same culture conditions. Aquaculture Research, 2013, 44(2): 317-320.
姜森颢*, 江宇豪, 唐伯平, 蒋从兵. 刺参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3): 1361-1373.
童心雨, 姜森颢*, 葛宝明, 唐伯平, 卢枳伸, 蒋从兵, 徐海荣. 我国池塘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5-13.
姜森颢, 任贻超, 唐伯平*, 李超峰, 蒋从兵. 我国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9): 15-23.
姜森颢*, 刘双凤, 蔡勋. 刺参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周年变化特征. 渔业现代化, 2015, 42(5), 1-7, 17.
姜森颢*, 周一兵, 唐伯平, 蔡勋. 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及其粒级结构周年变化. 生态学报, 2014, 34(7): 1698-1706.
姜森颢, 董双林*, 高勤峰, 王芳, 田相利. 相同养殖条件下青、红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12): 14-20.
姜森颢*, 梁峻, 孙欣. 底播和室内养殖条件对刺参稚幼参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渔业现代化, 2012, 39(6): 40-46.
姜森颢*, 梁峻, 孙欣. 紫蛇尾的生化成分及作为饲料原料对刺参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2, 33(16): 13-17.
3、其他学术成果
Innovation patent of Australia: Special Health-care Feed Used for Cultured Apostichopus japonicas after Aestiv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number: 2021104548). Names of inventors: Senhao Jiang, Boping Tang, Daizhen Zhang, Qiuning Liu, Ruiting Ma, Ruiping Yang, Linxin Wu, Zhiyin Fu, Congbing Jiang, Hairong Xu. Date of grant: 2021-07-26;
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海珍品养殖池塘智能化水下监控系统V1.0 (登记号:2021SR2038306,证书号:软著登字第8760932号). 著作权人:盐城师范学院,姜森颢,杨浩. 登记日期:2021-12-10;
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基于物联网的海珍品养殖池塘智能监控系统V1.0 (登记号:2020SR187543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6678432号). 著作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姜森颢, 杨浩. 登记日期:2020-12-22;
企业标准:南移刺参人工育苗技术规范第1部分:亲参(Q/320921 XSHC 002.1—2020). 起草人:姜森颢, 童心雨, 唐伯平, 卢枳伸, 张代臻, 葛宝明, 刘秋宁, 杨瑞平, 蒋从兵, 徐海荣.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08-01;
企业标准:南移刺参人工育苗技术规范第2部分:苗种(Q/320921 XSHC 002.2—2020). 起草人:姜森颢, 童心雨, 唐伯平, 卢枳伸, 张代臻, 葛宝明, 刘秋宁, 杨瑞平, 蒋从兵, 徐海荣.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08-01;
企业标准:南移养殖刺参运输与贮存技术规范(Q/320921 XSHC 001—2020). 起草人:姜森颢, 童心雨, 唐伯平, 葛宝明, 刘秋宁, 卢枳伸, 蒋从兵, 徐海荣, 何桂荣, 徐彬.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04-01;
企业标准:刺参南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Q/320921 XHC005—2018). 起草人:姜森颢, 唐伯平, 卢枳伸, 蒋从兵, 徐海荣.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8-04-01.
八、教学成果
1、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1, 创新创业类), 指导教师二等奖(创新类). 作品名称:补体因子I(CFI)基因介导黄颡鱼先天免疫应答(作品编号:X20213135). 指导教师:姜森颢(1/2). 获奖日期:2021-07-01;
2、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指导教师一等奖(创新类). 作品名称:TLR26基因介导的黄颡鱼先天免疫反应. 指导教师:姜森颢(2/2). 获奖日期:2020-08-23;
3、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指导教师二等奖(创新类). 作品名称: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在脂多糖刺激下的转录组分析. 指导教师:姜森颢(2/2). 获奖日期:2019-07-19;
4、姜森颢. 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 109(1): 90-92.
5、姜森颢. 应用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探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6(11): 142-143.
(Data Updated August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