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学院联合东台义工联合会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作者:张致远  编辑:  审核:朱瑶  2025-03-20  浏览次数:39

为深化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青年应急救护能力,近日,湿地学院联合东台义工联合会举办“黄金四分钟”急救技能培训。百余名师生志愿者通过“党建共建+理论研习+情景实训”三维赋能模式,系统掌握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技能,为构建校园安全防线注入专业力量。

活动伊始,湿地学院党总支与东台义工联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签约暨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宋燕萍与义工联党支部书记陈俊虎签署合作协议,党总支副书记何静与义工联会长葛敬军共同为基地揭牌,标志着校社双方在实践育人、公益服务等领域开启“资源互通、人才共育”新范式。 

东台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师卢春艳通过“数据可视化+情景再现”方式,解析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救援机制:结合成功施救案例,拆解“评估环境-判断意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除颤”全流程操作规范。针对高校场景特点,特别演示运动猝死、气道梗阻等突发状况处置方案,参训学员现场完成急救知识标准化考核,通过率达100%。 

在沉浸式实操环节,志愿者们分组使用模拟假人进行实操练习。培训师手把手指导志愿者调整按压姿势、控制力度深度,并针对常见错误(如按压位置偏移、频率不足等)进行现场纠正。“先拨打急救电话,再检查患者意识,确认无反应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志愿者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步掌握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并通过AED设备模拟操作熟悉电极片粘贴、除颤流程。

据悉,本次校社协作是湿地学院“学雷锋主题月”的特色项目,通过“理论+实践”的创新模式,将急救知识普及与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通过专业资源下沉校园,切实提升青年志愿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社合作,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引导青年学生以专业知识守护生命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教育部 | 科技部 | 江苏省科技厅 | 江苏省教育厅 | 盐城市教育局 |
版权所有: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 地址:中国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