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月|湿地学院举办生态保护专业分享会
  作者:诸亚慧  编辑:  审核:宋燕萍  2025-04-06  浏览次数:10

时值学风建设月,湿地学院紧扣生态保护前沿议题,于4月2日举办“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专业分享会。在国际爱鸟日与世界湿地日的余温中,五十余名师生围绕“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展开深度对话,以学术交流深植专业认知,用知识碰撞培植学术热忱。

“候鸟迁徙的GPS定位系统是什么?”“江苏盐城湿地为何被誉为‘鸟类国际机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臧城嘉以妙趣横生的互动问答破冰开场。当“2月2日世界湿地日”的提示引发全场共鸣时,大屏同步呈现的卫星遥感图清晰勾勒出近十年我国滨海湿地生态演变轨迹,将抽象的专业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生态叙事。

在生物多样性展示环节,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多样魅力令人叹为观止。水杉、珙桐、金花茶等濒危植物逐一亮相:水杉作为植物进化的“活化石”,珙桐以花朵形似白鸽被誉为“和平之花”,金花茶则以“茶族皇后”的美誉彰显其稀缺价值。野生动物展示同样精彩纷呈,丹顶鹤、勺嘴鹬等濒危物种的生存困境令人揪心,而麋鹿种群在保护区的稳步增长则为生态保护注入信心,彰显了科学管理的成效。

活动尾声,主持人引用著名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的名言:“惟有理解,才能关心;惟有关心,才能帮助;惟有帮助,才能都被拯救。”呼吁在场同学以专业知识为武器,积极投身生态保护实践,用实际行动守护自然之美。

据悉,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彰显了湿地学院“理实交融”的育人特色,通过构建“认知-思辨-实践”的深度学习闭环,培育新时代生态卫士。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学风建设为契机,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关注生态保护,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教育部 | 科技部 | 江苏省科技厅 | 江苏省教育厅 | 盐城市教育局 |
版权所有: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 地址:中国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