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飘香。9月19日,湿地学院第六届柿子节在学院楼下柿子林如期启幕,师生齐聚这片承载湿地记忆的林地,在丰收氛围中传承校园文化、凝聚师生情谊。活动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何静主持,部分教师代表和全体新生参加。
开幕式上,学院院长张代臻教授以柿子林“成长史”为切入点,回顾林地从幼苗栽种到如今硕果满枝的全过程,强调每一颗柿子的成熟都凝聚着历代师生的悉心呵护。张代臻指出,柿子节是学院“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推进”的生动实践,他以柿子“历经风雨方得丰收”作喻,寄语全体学生:在求学路上坚守初心、直面挑战,于磨砺中积累成长,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硕果”。
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湿地学院原院长唐伯平教授也亲临现场致辞。他结合自身在学院的工作经历,深情回顾柿子节与学院共同发展的历程,感慨其不仅见证了学院的建设成果,更陪伴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青春成长。同时,唐伯平鼓励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以柿子“扎根土壤、厚积薄发”的精神为指引,在学习与实践中锤炼本领,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为个人未来夯实基础。
开幕式结束后,柿子节进入核心采摘环节。师生们有序进入柿子林,迅速形成“分工协作、高效配合”的采摘队伍:部分师生负责登高采摘,借助梯子、果剪等工具小心剪下枝头饱满的红柿;部分师生在树下接应,及时将果实传递至收纳筐;还有师生主动承担搬运工作,确保果实妥善归集。柿子林内,欢声笑语与果实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红彤彤的柿子在阳光下愈发鲜亮,成为秋日校园里最具“烟火气”的风景线。
此次柿子节,不仅让师生亲身感受劳动快乐、品尝收获满足,更在携手采摘中拉近彼此距离,让师生情谊愈发浓厚,进一步弘扬与传承了学院文化传统。秋去冬来,柿子林将在四季轮回中迎来新生机;而湿地学院的故事,也将在一届届师生的参与和守护中,不断续写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