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专题研讨会六——“2025WCF湿地教育与保护青年论坛”在盐城大洋湾希尔顿逸林酒店成功召开。湿地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怀着对生态保护事业的热忱与专业探索的初心,在这场汇集全球智慧的交流平台上汲取前沿知识、激发思想碰撞,为未来投身湿地保护事业夯实基础、凝聚共识。
本次论坛以“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兰翔,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树青,共青团盐城市委书记周昉、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勤、副书记于建江出席活动。论坛由盐城市政协副主席、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原院长唐伯平主持。与会嘉宾包括来自国内外湿地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与企业代表,以及青年代表。他们中既有数十年深耕生态学科的权威学者,也有长期扎根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更有充满活力的国际青年代表,共同搭建了一个跨领域、跨国界的湿地教育与保护高端对话平台。
仪式环节中,两项重要国际合作举措同步推出:一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青年交流平台”正式宣布成立,并完成9名委员与4名顾问的聘任。我院葛宝明教授凭借其在湿地生态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当选为该平台专业委员会委员,充分彰显了我院在湿地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贡献。二是“全球湿地教育网络”宣布启动,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协同发展,令在场学子深刻感受到生态保护超越国界的合作精神。
主题报告环节,中外专家围绕湿地教育与保护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其中,我院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大三学生刘心雨作为青年代表登台发言,以“湿地学院学生的湿地教育与保护行动”为题作专题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她在报告中介绍,我院始终秉持培养“合格湿地守护者”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湿地保护专业课程与实训项目,组织学生赴上海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研学,常态化实施湿地公园调研等实践活动。“青年力量或许有限,但我们扎根湿地、携手合作的信念坚定不移。”刘心雨表示,她将继续以专业知识守护湿地生态,积极传播湿地教育理念,期待与全球青年携手共建湿地保护的“迁徙链”,形成跨地域协作的保护合力。
论坛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我院“两山”理论湿地科普宣讲团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自筹备阶段起,志愿者们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各项服务工作,包括嘉宾信息核对、会场布置、宣传物料准备等,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论坛当天,志愿者们全程值守,为与会嘉宾和代表提供引导咨询、资料分发与秩序维护等服务,成为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此次论坛为我院学子提供了一次“沉浸式”专业学习与“实践性”思想洗礼的双重体验。同学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到湿地保护的国际前沿理念与实践案例,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湿地保护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本土与国际协同”的重要性。未来,我院将持续完善“湿地教育—科研实践—保护行动”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激励学生以专业知识为笔、以青春实践为墨,在全球滨海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