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 | 湿地学院劳动实践守护湿地安全
  作者:王向哲  编辑:  审核:朱瑶  2025-10-21  浏览次数:25

2025年10月19日,湿地学院将新生入学教育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开展防范外来入侵物种户外劳动实践课程,为新生上了生动且富有意义的“生态第一课”。

入学教育出新招:劳动实践学生态

传统新生入学教育多侧重于校规校纪讲解与校园环境熟悉,湿地学院此次大胆创新,把生态保护知识融入劳动实践。活动聚焦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两类典型入侵物种,专业教师杨丽、杨瑞平通过实物对比开展现场教学。他们详细阐述两类物种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茎秆直立、顶端黄花,繁殖力强会挤占本土植物空间;福寿螺卵呈粉红色块状,多附于水生植物茎秆或岸边石块,排泄物污染水体。同时,教师示范了科学清理方法,为新生实践操作筑牢基础。

劳动实践显身手:新生积极护生态

掌握理论知识后,新生们领取工具分组行动。在福寿螺防治区,他们俯身仔细检查水生植物,精准夹取淡粉色卵块放入收集桶,小心剥离岸边石块上的成螺并统一收纳,负责药物投放的学生严格按规范洒药,从源头抑制福寿螺繁殖。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新生们先精准识别,再分工清理,幼苗合力拔除,高大植株用铲子深挖根系,教师全程指导,强调将清理植株装入密封袋防二次入侵。

教育成效初彰显:责任意识入人心

此次实践课成效显著,新生们在沉浸式劳动中快速掌握入侵物种防治知识,更培养了守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新生黄尔凌感慨,亲身体验后才深刻认识到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未来会积极关注生态环境。

此次活动不仅帮助新生快速掌握入侵物种防治知识,更培养了主动守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后续学院将结合季节特点,持续开展针对性的入侵物种防治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在劳动中践行生态责任,为守护湿地生态安全贡献力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教育部 | 科技部 | 江苏省科技厅 | 江苏省教育厅 | 盐城市教育局 |
版权所有: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 地址:中国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